薄板厂宽厚板生产线,两支通红炙热的浸入式水口肩并肩立在中间包下方,如同一对孪生兄弟,而这样的状态仅仅维持了数十秒。很快,在液压装置推动下,两支水口并排移动,新水口代替旧水口“上岗”了。“快换成功率达到100%,这对于岗位职工来说就好比吃下了定心丸 。”薄板厂冶炼部区域技术主管李鑫说,针对水口快换的技术攻关在他和工友们心里已经酝酿了好多年,如今终于落地了。
中间包浸入式水口是钢铁企业连铸工序的关键设备之一,其性能的稳定性和更换效率直接关系到生产线的连续性和产品质量。“换水口过程往往会对生产节奏造成较大影响。”李鑫回忆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更换水口的场景。这种传统方式需要停机后才能完成拆卸旧水口、安装新水口的操作,耗时长、效率低。后期,即便是使用液压专用工具实现了快换,但由于“板间夹钢”现象的存在,快换成功率也仅能达到约75%。更换完毕后,岗位职工难免还要“提心吊胆”,因为一旦板间夹钢,就会影响铸坯质量,甚至发生氧化窜钢,造成生产事故。“必须想办法提高水口快换的成功率。”李鑫把这样的想法从曾经的中包工岗位一路带到了技术主管岗位。十几年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初衷从未改变。2021年,薄板厂确立了《连铸水口快换》项目,历经3年攻关,最终取得显著成效。
中间包一旁的平台上,一米多高的烘烤装置上方不断喷出长长的火舌。水口在这里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才可以更换。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水口板面看起来又黑又亮。询问岗位人员得知,那是提前涂抹的石墨。
如何做到不夹钢、不窜钢,是攻关的关键难点。有钢才会夹钢。那么,水口中的钢水是哪里来的?攻关团队在研究更换流程后分析出导致夹钢的主要原因,一是结晶器钢水液位过高产生虹吸,水口内存留部分钢水。二是水口板面的钢制外壳沾钢。而在板面涂抹石墨这种隔绝钢液材料的创新性应用,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沾钢。
除此之外,项目还重新设定结晶器液位下降高度,准确定位水口内钢液残留,精准把握快换时机,最终快换成功率达到100%,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这一快换技术的应用让铸机生产效率更高,水口性能更稳定,产品质量更有保障,年创经济效益可达380余万元。
(转自:包钢股份)
美国总统大选越来越近之际,共和党统候选人特朗普胜选的概率越来越大,而他激进的关税政策势必会冲击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然而,一项最新分析显示,在美国内部,受特朗普关税政策打击最严重的地区是共和党的铁票...
6月21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发布消息,该局原则同意微众银行在香港设立微众科技有限公司,出资1.5亿美元并持有微众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11月16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九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举行,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孟晚舟作为特邀嘉宾发表演讲。 孟晚舟在演讲中表示,真知一...
6月25日下午消息,研究机构TechInsight今日发布报告称,TechInsights无线智能手机战略(WSS)频道预计,2024年中国第二大网络购物节618期间,智能手机销量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