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内卷”,并非一个严肃的经济学名词,该词最初是在职场等领域用来描述非理性竞争带来的精神焦虑,此后延伸到经济领域,表现为企业间过度价格竞争、同质化竞争带来的压低利润、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从良性竞争演变为零和博弈。
不得不承认,当前保险业正深陷内卷旋涡。在渠道方面,保险公司在代理人团队扩充等方面不断发力,各种代理人激励机制层出不穷。在产品方面,每一个“爆款”产品出现便会引来业内集体模仿,很多产品的保障范围、条款设计、费率结构等高度相似。更有甚者,为抢占银行、中介公司等优质渠道资源,支付高额手续费,导致渠道成本攀升。

“当前行业保险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很多产品如出一辙,所以代理人之间销售竞争很激烈,甚至为了促成签单,无奈以返佣来吸引客户。”某头部险企代理人向北京商报记者吐槽。
内卷只是外在表现形式,能折射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分析,返佣等违规行为也让消费者质疑保险交易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降低购买意愿,阻碍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且,恶性竞争压缩了保险公司利润空间,影响其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削弱了行业抗风险能力,不利于行业长期稳定发展。
“虚列佣金等行为,与其说是内卷,不如说是市场违规行为恶性循环和溢出。”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进一步分析,以上行为是保险行业长期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管机构和保险公司都应严格予以制止。
探索反内卷之道
当反内卷上升至国家高度,保险行业也必须思考如何反内卷。站在监管的角度,从银保渠道的“报行合一”,到即将到来的个险“报行合一”,以及正在酝酿的非车险“报行合一”,无疑是在一次次吹响反内卷的号角。
保险业的内卷现象并非一朝一夕形成,也不是可以轻松解决的问题。在业内专家看来,保险公司反内卷,需要思考如何在经营思路、产品、渠道等方面进行变革与创新,走差异化之路才是突围之道。
宋占军直言,反内卷的重点应引导保险公司加强战略部署,创新产品和延伸产业链,开展价值投资,而不是长期陷于现有产品的边际改善、简单模仿。
从产品和渠道角度,王鹏进一步分析,在产品方面,保险公司应致力于差异化竞争,通过深入市场调研和精准定位,开发具有独特卖点和竞争优势的保险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在渠道方面,保险公司应实施多元化渠道布局策略,积极拓展其他销售渠道,降低对单一渠道的依赖。同时,加强渠道合作与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与渠道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合规的销售策略。
北京商报记者 李秀梅
花花编辑
近日,小崧股份(002723.SZ)推出5折股权激励,其中公司四位高管的获授股份均达到监管规定的上限,且新任职不足3个月的副总经理亦包含在内。 证券之星注意到,公司此番股权激励疑似遭到股东田野阳光的反...
集体欠税!中泰期货沦为“仙股”,“梦想”仍在路上 继中期业绩锐减逾99%之后,中泰证券旗下的...
中基长寿科学(00767)发布公告,于2025年8月8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浤烽发展有限公司(浤烽发展)与深圳市中航健康时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健康)订立合作备忘录,据此,浤烽发展与中航健康共同合作...
专题:2025陆家嘴论坛召开,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发布重磅政策 6月19日金融一线消息,2025陆家嘴论坛于6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召开,上海银行党委书记顾建忠出席并参加“全体大会七:提高普惠...
新华财经上海8月18日电 伴随A股好转行情持续演绎,可转债市场退出节奏明显加快。今年以来已有91只可转债公告退出,强赎数量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所谓“强赎”并非简单清退,而是通过条款设计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