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投行违规梳理:广发、平安、招商等头部券商在列 债券承销罚单数量增加

花花2025-02-20日常分享47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根据近期监管披露的信息,券商投行业务违规情况频发,涉及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立案调查的案例,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头部券商频现:平安、东吴、、招商、广发等头部机构屡次被罚;二是个人与机构“双罚”,保荐代表人和机构均被追责。

近期投行违规梳理:广发、平安、招商等头部券商在列 债券承销罚单数量增加

  处罚案例具体如下:

  一、涉及财务造假与欺诈发行的典型案例

  1.平安证券(昆腾微IPO项目)

  违规行为:在昆腾微科创板IPO项目中,平安证券项目组设计解决方案掩盖第一大股东低价转让股份的股份支付问题,导致上市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

  处罚措施:广东证监局对平安证券出具警示函,项目负责人及保荐代表人被监管谈话。

  2. 东吴证券(国美通讯、紫鑫药业项目)

  违规行为:为国美通讯非公开发行股票、紫鑫药业非公开发行提供保荐服务时未勤勉尽责,出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

  处罚措施:证监会责令改正、警告并处以罚款,相关人员被警告及罚款。

  3. 广发证券北方长龙项目)

  违规行为:保荐的创业板公司北方长龙上市当年即亏损,显示持续督导及尽职调查存在重大疏漏。

  处罚措施:广发证券被出具警示函,保荐代表人被监管谈话。

  二、其他投行业务违规高发领域

  1.债券承销违规

  西南证券、民生证券、中泰证券因债券项目尽调不充分、内控不完善等问题被责令改正或出具警示函,涉及未核查发行人偿债能力、信息披露失职等。

  川财证券、宏信证券因债券承销尽调不规范被书面警示,涉及尽职调查和募集资金监督不到位。

  2.持续督导不力

  招商证券、华英证券因保荐项目上市后业绩变脸(如营业利润下滑超50%)被处罚,凸显持续督导环节的失职。

  三、监管趋势

  国务院新规强化中介责任:2025年1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明确禁止中介机构配合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行为,要求严格执业规范,收费不得与发行结果挂钩。

  处罚力度升级:2024年证监系统开出超380张罚单,投行业务占比超40%。2025年仅1月就有47张罚单,同比增42%,凸显“长牙带刺”的监管态势。

  监管常态化:现场检查、负面清单、诚信档案等机制持续强化,推动投行回归“看门人”职责。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公开报道及市场数据撰写成文。

相关文章

华美银行吴佳青:企业提升ESG实践能力需关注三个方面

华美银行吴佳青:企业提升ESG实践能力需关注三个方面

专题:“中国ESG榜样力量”——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活动走进海尔...

星空华文旗下星空华文传媒在2010年收购了一个包含757部华语电影的电影库

星空华文旗下星空华文传媒在2010年收购了一个包含757部华语电影的电影库

  百部港片打包二创微短剧,《中国好声音》制作方星空华文股价狂飙!   3月25日,港股上市公司星空华文(0669...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赖晓明: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对重点企业减排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赖晓明: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对重点企业减排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专题:2024ESG全球领导者大会   2024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召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出席并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