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根据近期监管披露的信息,券商投行业务违规情况频发,涉及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立案调查的案例,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头部券商频现:平安、东吴、、招商、广发等头部机构屡次被罚;二是个人与机构“双罚”,保荐代表人和机构均被追责。
处罚案例具体如下:
一、涉及财务造假与欺诈发行的典型案例
1.平安证券(昆腾微IPO项目)
违规行为:在昆腾微科创板IPO项目中,平安证券项目组设计解决方案掩盖第一大股东低价转让股份的股份支付问题,导致上市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
处罚措施:广东证监局对平安证券出具警示函,项目负责人及保荐代表人被监管谈话。
2. 东吴证券(国美通讯、紫鑫药业项目)
违规行为:为国美通讯非公开发行股票、紫鑫药业非公开发行提供保荐服务时未勤勉尽责,出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
处罚措施:证监会责令改正、警告并处以罚款,相关人员被警告及罚款。
3. 广发证券(北方长龙项目)
违规行为:保荐的创业板公司北方长龙上市当年即亏损,显示持续督导及尽职调查存在重大疏漏。
处罚措施:广发证券被出具警示函,保荐代表人被监管谈话。
二、其他投行业务违规高发领域
1.债券承销违规
西南证券、民生证券、中泰证券因债券项目尽调不充分、内控不完善等问题被责令改正或出具警示函,涉及未核查发行人偿债能力、信息披露失职等。
川财证券、宏信证券因债券承销尽调不规范被书面警示,涉及尽职调查和募集资金监督不到位。
2.持续督导不力
招商证券、华英证券因保荐项目上市后业绩变脸(如营业利润下滑超50%)被处罚,凸显持续督导环节的失职。
三、监管趋势
国务院新规强化中介责任:2025年1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明确禁止中介机构配合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行为,要求严格执业规范,收费不得与发行结果挂钩。
处罚力度升级:2024年证监系统开出超380张罚单,投行业务占比超40%。2025年仅1月就有47张罚单,同比增42%,凸显“长牙带刺”的监管态势。
监管常态化:现场检查、负面清单、诚信档案等机制持续强化,推动投行回归“看门人”职责。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公开报道及市场数据撰写成文。
近日有消...
小牛电动(NIU.US)盘前涨超4%报2.5美元。消息上,今年小牛电动双十一“预售与现货双线并进”的活动策略,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引领电动车市场的新一轮热潮。据了解,双十一活动期间,小牛电动...
专题:2025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25届年会...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仲茜)优彩资源6月20日午间公告,发布关于“优彩转债”预计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的具体说明。根据此前约定,当公司股票在任意连续30...
如今,花呗作为支付宝的分期支付工具,深受年轻人喜爱。尤其是对于苹果迷来说,花呗专门提供的苹果额度专用卷更是充满吸引力。你可以用这笔额度购买苹果产品,比如iPhone、iPad等。但有时候,你并不需要新...
尊敬的解冬副市长、邱勇理事长,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早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