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伊份控股股东抛减持计划:去年大量关店陷亏损 两期员工持股皆因业绩不达标被取消

花花2025-06-19科普教程52

来伊份控股股东爱屋企管再度抛出减持计划,拟在未来三个月内最高减持3%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来伊份刚刚完成股份回购。

控股股东“迫切”减持背后,是来伊份持续下滑的业绩,去年公司首次陷入亏损,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继续下滑。

来伊份控股股东抛减持计划:去年大量关店陷亏损 两期员工持股皆因业绩不达标被取消

前几年公司试图通过加盟商扩张带动增长,但是门店增长并没有带动收入增长,近几年大量关店,收入减少的同时,盈利能力也承受着很大压力。

来伊份控股股东拟最高减持3%股份

6月9日,来伊份披露了控股股东减持计划,控股股东上海爱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屋企管”)拟在未来三个月内(2025年7月1日~2025年10月1日)通过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等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10,032,724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目前爱屋企管持有来伊份52.96%的股份,加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62.79%的股份。

来伊份2016年登陆上交所,2019年控股股东持股解除限售,随即抛出减持计划。从2019年到2023年5月,控股股东不断减持。上次减持是在2023年5月,爱屋企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96%的股份,套现9193.8万元。因为累计减持幅度达到5%,超比例卖出来伊份股份1.185%(已剔除被动稀释0.1053%),未履行限售义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证监会对其采取了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从2022年12月到2024年9月,来伊份股价跌去六成多。2023年8月,来伊份开始抛出回购计划,拟回购3500万元-7000万元的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2024年6月来伊份又抛出新一期回购计划,拟回购不低于3000万元(含)且不超过6000万元的股份。

2025年1月,公司召开董事会将回购的部分股份用途由“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变更为“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6月5日,来伊份发布公告,称已经回购3022.36万元的股份。

在回购进展公告发布不久,控股股东就抛出了减持计划。而从2024年9月低点算起,公司股价已经上涨50%左右。

渠道失守业绩不断下滑 盈利能力受考验

控股股东“急于”减持套现,与公司不断下滑的业绩,以及休闲零食行业日益增加的竞争有很大关系。

2025年1月,来伊份主动提前终止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主因是员工持股计划业绩考核目标为“以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或以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基数,2024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0.00%“。而2024年度公司收入下滑15.26%,并陷入亏损,考核目标未能达标,无法实现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的初衷。

事实上,在两年前的2023年1月,来伊份也以同样的原因主动提前终止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期设定的业绩考核目标为“以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2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5%且2022年净利润为正值”。而2022年公司营收仅增长5.03%。

来伊份是一家休闲零食企业,2023年公司迎来业绩拐点,营业收入下滑9.25%,归母净利润下滑44.09%。2024年营收下滑15.24%,亏损7526.76万元。今年一季度营收继续下滑1.23%,净利润大幅下滑79.72%。

来伊份收入不断下滑的主因是渠道失守。来伊份此前一直以直营门店为主,2017年左右直营门店收入增长停滞,因为保供需求出现,特渠(主要是团购)收入大增,同时加盟商批发渠道也开始大幅增长,一定程度上成了新的增长引擎。

但是2023年特渠需求开始消退,特渠收入一举减少38.54%。同时公司对亏损的电商渠道进行调整,由自运营及代运营模式转为经销模式,导致电商渠道收入也大幅萎缩34.58%。

2024年,电商渠道继续萎缩,加盟商批发渠道也开始熄火,微增3.92%。而核心收入来源的门店零售一举下滑21.39%。

来伊份解释营收下滑原因时称,主要系公司部分区域门店收入下降且对部分低效门店进行调整导致直营收入受影响同比下降。具体来看,直营门店数量从1910家大幅下滑至1485家,加盟门店数量从1775家减少至1600家。

事实上,来伊份的线下门店增长停滞从2017年左右就开始了。2017年左右公司提出“万家灯火”计划,计划加大加盟店拓展,以此驱动增长。但是在门店数量增长的同时,门店收入并未明显增长。从2020年开始,直营门店数量开始进入下滑通道。

来伊份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加盟模式起步晚且推进缓慢,没有抓住行业红利期。近几年在线上流量见顶的情况下,休闲零食企业纷纷瞄准线下,导致竞争激烈,线下拓展困难。

在直营门店为主的经营模式下,公司需要持续支付高昂的运营成本,其“畸高”的费用率极大拉低了净利率。从2018年到2021年公司净利率一直在1%以下,扣非净利率均为负值。2022年净利率增长至2.33%,2023年再度下滑到1.56%,2024年再度成为负值。

2021年来伊份销售费用率达到32%,近几年有所下滑不过仍在28%左右,管理费用率更是持续走高,从11%左右增至13%。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加盟店数量不断增长,占比已经达到52%,但是费用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继续走高。

今年一季度来伊份毛利率已经降至34.64%,同比降低近7个百分点。在营业收入下滑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及存货均在增长。

来伊份经营效率本身就比较低,在2024年A股10家休闲零食上市公司中,来伊份人均创收73.43万元,排倒数第一。而盐津铺子、良品铺子、洽洽食品等公司在100万元左右,远高于来伊份。在收入持续减少、毛利率不断下滑的背景下,公司的盈利能力势必承受着更大压力。

相关文章

国泰海通:25年黄酒龙头开启新一轮提价 线上渠道高速增长

国泰海通:25年黄酒龙头开启新一轮提价 线上渠道高速增长

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面对黄酒行业挑战,龙头酒企发力改革复兴,推动产品结构高端化。黄酒主流价格带为10-30元,古越龙山推出国酿1959、青花醉高端系列;会稽山推出兰亭系列产品,定位高端宴请场景,强化圈...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半年成绩单 社融规模多增4.74万亿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半年成绩单 社融规模多增4.74万亿

继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半年之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交出了一份什么样的答卷?下半年货币政策又将如何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7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

A股利好,“井喷式”爆发

A股利好,“井喷式”爆发

最近一周,A股回购、重要股东增持出现“井喷式”增长。 Wind数据显示,最近一周(4月6日至4月12日),A股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持金额合计达到60.47亿元。 回购方面,最近一周,A股共有743家上...

理财子规模增速现断层:两头部机构告负 跟随者快步露锋芒

理财子规模增速现断层:两头部机构告负 跟随者快步露锋芒

伴随上市银行2024年报陆续披露,旗下理财公司的年度业绩逐渐浮出水面。 截至4月10日记者发稿时,16家理财公司的2024年“成绩单”曝光。在经历净值化转型、“赎回潮”考验后,银行理财市场在2024年...

135家险企上半年投资成绩单出炉

135家险企上半年投资成绩单出炉

保险公司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其上半年投资成绩单也随之揭晓。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统计,截至8月15日,已有135家保险公司披露了上半年财务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

五兄弟创立的公司持续“失血”,金晟新能三年三谋上市

五兄弟创立的公司持续“失血”,金晟新能三年三谋上市

9月3日,港交所官网披露,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晟新能”)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公司继此前2022年启动深交所上市辅导、2024年12月20日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