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记者8月12日获悉,财政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三部门日前制定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财政部、民政部等九部门制定了《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于12日发布。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进一步强化财政金融协同联动,以“真金白银”支持居民消费,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在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同时,支持扩大内需,同此前出台的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以及财政部同期出台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形成“组合拳”,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协同发力,加力提振消费,巩固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态势。

降低个人消费贷款成本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
关于贴息标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本金计算),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贷款合同利率需要符合相应利率自律约定。
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此外,关于贷款经办机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鼓励地方财政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对其他经营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给予财政贴息支持,扩大政策覆盖面。
上述负责人表示,与以往贴息政策重点支持投资端、供给端不同,此次出台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从需求端发力,直接惠及消费者个人,降低个人消费贷款成本,贴息资金由相关贷款经办机构直接在向借款人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提高消费者幸福感、获得感。在支持对象上,依托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差异化的客群基础,广泛覆盖工薪阶层、灵活就业人员等各类人群,增强政策的普惠性。
8类服务业经营主体可享贴息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对符合条件的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出台主要基于以下考虑:提振消费对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有要求,人民群众对服务消费提质升级有诉求,服务业经营主体对降低融资成本有期待。
就降低融资成本而言,上述负责人表示,服务业经营主体大多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他们一头连着从业者的生计,一头连着居民的生活,可持续经营普遍受到信贷支持规模、融资成本、现金流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财政部牵头实施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旨在通过“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为广大服务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多低成本金融资源支持,助力进一步疏通实体经济“毛细血管”。
此次《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支持范围明确,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贷款可享受贴息政策:由经办银行向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公开发布之日(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贷款合同且相关贷款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贷款资金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同时,《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提出,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
关于贴息标准,《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对于经办银行向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贷款,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相关贷款包括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贷款以及用于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的流动资金贷款。同一笔贷款不得重复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贴息政策;已享受地方财政相关贴息政策的,此次贴息不得超出扣除已有贴息后的实际利率水平。
激发有效融资需求
专家表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将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发力,并强化与金融政策协同,进一步助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提振消费需要财政发力,更需要持续用力。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的发布意味着提振消费的政策部署进入了更深领域和更宽广层面。”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说。
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看来,两项贷款贴息政策能够充分发挥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协同优势,有助于降低居民消费成本和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同时,对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有助于更好地推进其投资经营和提升服务质量。
此外,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两项贷款贴息政策传递出明确的政策信号,有助于提振信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还将激发相关经营主体和居民有效融资需求,扩大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消费贷款和相关贷款投放,并将利率稳定在合理水平。
在央行前瞻投放与灵活调控下,资金面在9月平稳跨季,多家机构预计,10月资金面整有望延续“先松后紧”的季节性表现。 财通证券指出,10月资金缺口和9月不相伯仲,若央行无主动收紧诉求,四季度资金利率往往比...
2024年,迈普医学全年净利润为7885.42万元。 股票停牌两周的迈普医学(301033.SZ),6月6日恢复交易,但当天上午股价以大跌7.92%报收。 前一晚,公司发布了重组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
专题:2025智荟中欧·北京论坛|全球经贸格局重构下的企业策略 2025年,全球经贸格局正经历深度结构性重构,其中,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稳定币等加密货币崛起的冲击,金融波动频发。如何看待稳定币及其未来发展...
由于美国宣布关税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已有三家日本公司推迟了价值1000亿日元(约合6.78亿美元)的日元计价债券的发售。 日本最大的啤酒生产商朝日啤酒(Asahi)一位发言人表示,该公司原计划本月发...
汇通财经APP讯——美联储将做出备受关注的政策决定,并有强烈的动机不采取任何行动。面对特朗普总统的关税问题尚未解决,以及美国经济同时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和弱点,央行政策制定者目前除了坐等事态发展之外无能为...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比亚迪再次以强势表现巩固行业领军地位。2025年1-5月,比亚迪汽车累计销量达162.9万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