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锂电池领域,连迎重要突破。
我国科研人员解决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界面接触难题
10月7日,据新华社消息,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研究员黄学杰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阴离子调控技术,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和锂电极之间难以紧密接触的难题,为其走向实用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已于7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可持续发展》上。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电极的界面接触问题一直是制约其产业化的难题。传统做法依靠笨重的外部设备持续施压,但锂电极和电解质之间仍然存在大量微小孔隙和裂缝——这不仅会缩短电池寿命,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为破解这一困境,研究团队在电解质中引入了碘离子。在电池工作时,这些碘离子会在电场作用下移动至电极界面,形成一层富碘界面。这层界面能够主动吸引锂离子,自动填充所有的缝隙和孔洞,让电极和电解质始终保持紧密贴合。
经测试,基于该技术制备出的原型电池经历数百次循环充放电后,性能依然稳定,远超现有同类电池水平。据介绍,这种新设计不仅制造更简单、用料更省,还能让电池更耐用,未来有望为人形机器人、电动航空、电动汽车等领域带来更安全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固态电池专家王春生评价道:“该研究解决了制约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关键瓶颈问题,为实现其实用化迈出了决定性一步。”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固态锂电池界面调控新方案
据新华社10月2日消息,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近日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关键难题提供了新路径。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上。
固态锂电池因其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被视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传统固态电池中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固-固界面接触不良,导致离子传输阻力大、效率低,严重制约其实际应用。研究团队利用聚合物分子的设计灵活性,在主链上同时引入具有离子传导功能的乙氧基团和具备电化学活性的短硫链,制备出在分子尺度上实现界面一体化的新型材料。该材料不仅具备高离子传输能力,还能在不同电位区间实现离子传输与存储行为的可控切换。
科研人员介绍,基于该材料构建的一体化柔性电池表现出优异的抗弯折性能,可承受20000次反复弯折。当将其作为复合正极中的聚合物电解质使用时,复合正极能量密度提升达86%。此项研究为发展高性能、高安全性固态电池提供了新的材料设计思路与研究范式。
本报记者 吴杨 黄一灵 3月30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四家国有大行齐发公告,宣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合计募集金额不超过5200亿元(含本数),其中发行对象均包括财政部。 业内人...
专题:史上最长618来了 京东“618”媒体开放日现场。 曹晨/供图 今年“618”期间,多品类在美团闪购销量快速增长。 曹晨/供图 2025年“618”大促于5月13日提前拉开序幕,多家平台的促...
专题:市场或在低位内需板块及新科技主题轮动 机构建议紧扣政策主线 近日,摩托罗拉推出了其刀锋(Razr)翻盖手机的新版本,搭载由摩托罗拉自身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包括Perplexity、Meta、微软和...
在企业服务市场普遍承压的背景下,依然实现如此高速增长,赢得这些创新引领者们的长期信赖,‘亿格云’做对了什么? 关键因素在于‘亿格云’持续助力客户提升数字时代的办公生产力。亿格云CEO胡闽表示,在企业积...
随着微信支付的普及,微信推出的分付功能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熟知和使用。作为一款类似于信用卡的信用消费工具,分付让我们在消费时能够先用分付支付,再按期还款,给日常的购物和消费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除了日...
科技股突然大爆发。 今日,A股三大指数全线走强,创业板指大涨超4%,站上3000点,芯片、算力、液冷服务器等板块掀起涨停潮,截至午间收盘,海光信息强势录得20%涨停,再创历史新高;工业富联涨停,录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