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收益成银行利润“奶牛” 2025买债能否续奏凯歌

花花2025-04-11科普教程91

本报记者吴杨

近两年,在净息差持续收窄、中间业务收入增长承压的背景下,投资收益成为不少上市银行创收的重要来源。截至4月10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24家A股上市银行发布2024年报。其中,绝大部分银行2024年投资收益实现同比正增长,增速最高者超170%,有的银行投资收益占同期营业收入比重超20%。

投资收益成银行利润“奶牛” 2025买债能否续奏凯歌

多家银行在年报中提及,这与债券投资收益增加密切相关。记者了解到,2024年,在整体债牛行情下,部分银行兑现存量债券浮盈,其他非息收入增速明显,支撑业绩增长。接下来,债市投资能否继续支撑银行业绩?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明显

通过梳理银行2024年报发现,超九成银行去年投资收益实现同比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面临的营收压力。

总体来看,仅有2家银行2024年投资收益同比下降,其余均实现正增长。其中,2家银行的投资收益同比增速超100%,且均为农商银行。张家港行、瑞丰银行投资收益分别为12.90亿元、9.42亿元,同比增长176.81%、100.52%。同比增速紧随其后的是渝农商行,该行实现投资收益41.98亿元,同比增长93.56%。

相较2023年,中国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等国有大行、股份行2024年投资收益增速超30%。其中,中国银行、平安银行的投资收益增速分别为64.68%、53.26%,排名靠前。平安银行在2024年报中对此解释称:“主要是债券投资收益增加。”中国银行也对投资收益情况有所提及:“本行主动把握金融市场机遇,投资收益增长较好。”

从绝对值来看,15家银行2024年实现投资收益超100亿元。其中,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实现投资收益超300亿元;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建设银行等实现投资收益200亿元至300亿元。

整体来看,2024年大多数银行的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至20%。但也有张家港行、江阴银行等中小银行的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比例超20%。具体来看,张家港行实现营业收入47.11亿元,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7.39%,该占比在已公布2024年报的上市银行中较高。

受益于2024年债牛行情

“处置债券产生的投资收益增加”“债券交易账户规模大增”……多家上市银行2024年报出现相关表述,投资收益增加成为推动不少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增加的重要驱动力。

渝农商行2024年实现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38.48亿元,同比增加16.35亿元。该行在年报中解释:“主要是本集团加强市场研判,优化交易策略,丰富投资品种,把握交易机会,增厚金融资产整体收益。”此外,张家港行表示,投资收益实现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系债券交易账户规模大幅增加。

中金公司分析师林英奇认为,投资收益高增主要缘于债市表现较好,部分银行通过兑现债券浮盈贡献收入增长。2023年、2024年与债券投资相关的其他非息收入对营业收入支撑明显,其中OCI类(其他综合收益)账户浮盈兑现是重要因素。2024年四季度债券收益率下行速度较快,上市银行通过OCI类账户继续积累债券浮盈。

回望2024年,债券收益率整体处于下行态势。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显示,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2024年的最高点——1月2日的2.56%降至12月31日的1.68%。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下,农商银行成为债券市场的重要多头,变身“债市大户”,一度引发市场关注。不少银行投资业务收益为其利润提供了一定支撑,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比重有所提高。

华东地区某农商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认为,与基金、保险资管、券商等机构相比,农商银行最大的优势就是资金充裕且较为稳定,天然赋予农商银行更长的持有策略,在债市收益率中枢下行情况下获得更多收益。

“核心逻辑还是去年信贷有效需求不足,同时资金面平稳偏松。对于银行闲置资金来说,既能保证收益,又能保证安全的资产必然是长久期债券。同时,相较其他类型银行,农商银行的投资范围受限,叠加竞争激烈,可选择的投资标的较少,也会促使其通过投资债券增厚收益。”上述华东地区某农商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说。

多元化增加非息收入

多位银行高管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透露,非息业务很有可能成为未来重点布局的发力方向之一。

“展望2025年经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在货币信贷增长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将加剧,LPR持续下调会对资产收益率产生重定价影响。”中国银行行长张辉表示,在资产业务方面,该行将加大对国债和地方债投资力度,适度增加信用债投资。抓住境外利率处于相对高位的市场机会,合理优化外币债券投资布局,有效控制票据、同业资产等低收益资产。

接下来,债市投资能否继续支撑银行业绩?

招商银行副行长彭家文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其他非利息净收入方面,春节后债券市场利率有所反弹,这会对债券估值产生一定影响,一季度会存在一定压力。但全年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可能企稳。总体来看,债券利率震荡下行的概率较大。

彭家文进一步称,今年根据整体资产配置的安排,在投资资产的占比中,债市投资仍然会保持一定的比例,也会择机增加一些新的配置,相信今年还是会获得不错的收益。

林英奇认为,2025年上市银行将继续通过债券浮盈兑现贡献营收增长。但应注意到,2025年初债市调整较为明显,债市波动可能对投资收益造成扰动。

花花编辑

相关文章

中考评卷要点与问题分析

中考评卷要点与问题分析

本文通过对中考评卷过程的详细分析,了中考评卷中的关键要素、常见问题以及提高评分准确性的方法,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中考评卷标准与流程概述 中考评卷作为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环节...

自身测算年末资本充足率将低于监管要求,重庆三峡银行发行35亿永续债补血

自身测算年末资本充足率将低于监管要求,重庆三峡银行发行35亿永续债补血

蓝鲸新闻6月17日讯(记者 金磊)近日,重庆三峡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以下简称“永续债”),发行规模35亿元,票面利率为2.69%。 根据该行公告,该债券由国泰海通、中信...

德银:“鲍威尔被迫离职”是重大且被低估的风险

德银:“鲍威尔被迫离职”是重大且被低估的风险

德银策略师警告,美国总统特朗普迫使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离职是一个重大且被市场低估的风险,可能引发美元和美国国债的大幅抛售。 本周,特朗普表示,如果美国政府官员指控鲍威尔在美联储总部装修问题上误导国会议员的...

壳牌正评估收购英国石油公司的可行性

壳牌正评估收购英国石油公司的可行性

据媒体周六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壳牌公司(Shell Plc)正与顾问合作评估收购竞争对手英国石油公司(BP Plc)的潜在可能,但该公司将等待其股价和油价进一步下跌后,再决定是否发起收购要约。 报道称...

不缺钱的纳芯微港股再上市背后:高溢价接盘“金主”资产?浮现新微资本魅影 标的盈利飙升

不缺钱的纳芯微港股再上市背后:高溢价接盘“金主”资产?浮现新微资本魅影 标的盈利飙升

募资必要性是否存疑?不缺钱 超募资金被用来补流 近日,纳芯微也计划港股上市且已经递表。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建银国际。 根...

中国铝业2024年盈利创历史新高

中国铝业2024年盈利创历史新高

记者 王乔琪 受益于铝价高位运行,中国铝业2024年经营业绩再度刷新历史纪录。3月26日晚,中国铝业发布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370.66亿元,同比增长5.21%;利润总额223.2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