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温婷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发布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通知提到,在有效核实身份、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开展线上开立和激活信用卡业务。

这是继2022年《中国银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点题“通过试点等方式探索开展线上信用卡业务等创新模式”后,监管部门再一次释放鼓励探索“线上开卡”的信号。
上海证券报记者多方采访信用卡机构和业内专家发现,尽管业界普遍认为“线上办卡”是大势所趋,但心态却冷热不一。
身份验证仍是核心环节
“现在情况还不清晰,此前有试点过的机构正在总结经验,没有参与过的机构在进行积极的评估。”对于监管部门释放的鼓励探索线上办卡的新信号,信用卡机构的负责人近期也在热烈讨论。
早在2022年,《通知》就明确提出,按照风险可控、稳妥有序原则,推进信用卡行业创新工作,通过试点等方式探索开展线上信用卡业务等创新模式。
受访人士纷纷表示,对于线上开卡及激活流程来说,身份验证仍是核心环节。此前部分银行在试点推出虚拟信用卡时,身份核验主要依赖线上信用评估,缺乏生物识别技术(如人脸识别、指纹验证)等交叉验证技术手段。部分银行虽然支持线上开卡,但按流程仍需完成线下补充材料、面签等流程。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万志尧告诉记者,再提“线上开立和激活信用卡业务”是金融科技发展及顺应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但如果验证机制不够严格,可能会导致不法分子盗用他人信息申请信用卡进而使得金融机构成为犯罪工具,抑或存在用户为逃避债务,事后主张信用卡及贷款并非本人申请,进而引发合同效力等争议。
有受访信用卡机构人士坦言,对标传统核身要求,线上开卡和线下面对面开卡的标准目前是不一致的,是否会带来新的衍生风险仍值得重视;同时,由于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规则指引,银行也担心自身违规的风险。
监管细则有待进一步明确
“探索开展线上开立和激活信用卡业务”的前提必须是“在有效核实身份、风险可控前提下”,这是行业共识。
受访机构人士建议,监管方面在制度上也应做好准备,例如要求各家银行必须在系统里做好标记,写明信用卡的办理渠道是否来源于线上,让其他银行在办理其他业务时知晓其开户的背景,通过制度体系的完善,来防范系统性风险。
多家机构反馈,对于线上办卡的具体流程尚未确定下来,同时期待进一步的监管细则,为其探索在何种场景先行试水线上办卡作出更明确的指引。
也有受访人士表示,随着线上办卡的逐步落地,不排除也会给一些属地银行带来新的竞争压力,后者源于贴近性的服务优势恐被大行进一步挤压。
对于上述问题,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坦言,机构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比对互联网信贷模式,银行作为强监管行业所面临的监管基础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就“线上开立和激活信用卡业务”的制度和流程进一步落实配套细则,便于机构落实。
同时,董希淼建议监管部门在制定细则时兼顾不同类型银行的发展需求,给予一些中小银行试点机会,赋予其更灵活的机制,建立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信用卡市场格局。
新一轮信用卡创新有望激活
近年来,信用卡的发卡数量和交易规模持续下滑。截至2024年末,信用卡及借贷合一卡的发卡数量同比下降了5.14%,信用卡存量较2022年峰值的约8亿张累计减少了约8000万张。
董希淼表示,数字化时代,客户消费习惯和需求都在向线上迁移,信用卡是否还需要以实体卡的形式存续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对于机构来说,探索开展线上开卡业务,是信用卡从‘卡基’时代向‘账基’时代发展逻辑的转变,可以帮助信用卡更好地获客,特别是吸引年轻用户,扩大信用卡消费基数。”
一家受访信用卡机构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期待尽快推进线上开卡业务,并将之看作“激活新一轮信用卡业务的竞争和创新”的契机。该负责人表示,线上开立、激活信用卡业务,有利于优化流程并提升客户体验,提高信用卡机构经营效率,进一步提高办卡效率、扩大服务半径、降低人力成本等,解除了本地网点覆盖和人力数量原因带来的限制。更值得期待的是,线上办理有利于信用卡产品创新。例如,机构可以结合线上开卡即开即用的特点,与具体的消费场景相结合,做更多产品创新、玩法创新。
“需要注意的是,信用卡业务更强调平衡经济效应和风险管理的结合,引流开卡只是第一步,能否承接得住、运营得好才是整个信用卡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一家股份制银行信用卡机构的负责人说。
花花编辑
记者 辛圆 专项债券信息网公布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2025年地方债已发行28486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发行9602亿元。 从发行地区来看,截至4月6日,江苏地区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超4000亿元;广...
美国能源基础设施服务商广达服务(PWR.US)周四强势上涨,成为标普500指数中表现最亮眼的股票之一,单日涨幅高达9.3%,收于319.82美元。而同样在财报公布后上涨的微软(MSFT.US)今日涨幅...
加密货币交易所运营商 Bullish(其支持者包括亿万富翁彼得・蒂尔)表示,其美国首次公开募股(IPO)定价为每股 37 美元,高于指示性区间。 此次发行共售出 3000 万股股票,为 Bullish...
近日,OpenAI、 谷歌和Anthropic已经被美国政府的中央采购部门列入人工智能(AI)供应商名单之中,这为联邦政府采用企业AI技术打开了大门,能使工具更快捷地面向各大政府机构开放。 此前,英伟...
热点栏目 客户端 摘要 从新产能上看,2025年的投产计划包括连云港德邦60万吨、连云港碱业120万吨、湖北双环30万吨以及远兴2期280万吨(远兴新产能预计影响在四季度及明年),连云港德邦在2月中...
专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于3月28日至3月30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夯实电动化 推进智能化 实现高质量发展”。卓驭AI首席技术官陈晓智出席并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