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3日以来,以色列对伊朗多地发动大规模空袭,轰炸了伊朗核设施,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总经理利哈乔夫19日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警告称,对伊朗布什尔核电站的打击可能导致一场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相当的灾难。利哈乔夫还向以色列呼吁,不要有任何对布什尔核电站进行打击的想法。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总经理 利哈乔夫:我们非常希望以色列领导人保持冷静和平衡的立场。因为任何对运行中的千兆瓦级设施的袭击,都是一场灾难,甚至可能超过人类历史上所有已知的核事故。
利哈乔夫表示,部分俄罗斯专家已经从布什尔核电站撤离,但仍有一部分员工留在当地。俄罗斯原子能机构已经做好了应对任何情况的准备,包括迅速撤离所有俄方人员。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9日也明确表态称,俄方认为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布什尔是否遭以打击 以官员说法不一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19日称,以军已对伊朗布什尔、伊斯法罕和纳坦兹的核设施实施打击。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 德夫林:我们打击了布什尔、伊斯法罕和纳坦兹的核设施,我们还将继续打击其他设施。我们正在反复打击并评估形势,持续打击加深破坏。
不过,路透社称一名以军官员随后表示这一声明是个“错误”,他无法确认或否认以军袭击了布什尔核电站。
俄方称布什尔核电站情况正常
据路透社报道,布什尔核电站是伊朗目前唯一在运行的核电站,由俄罗斯协助建立。俄总统普京19日表示,有俄罗斯员工在布什尔核电站工作,以色列向俄罗斯承诺将确保这些员工的安全。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总经理利哈乔夫20日表示,目前布什尔核电站情况正常,俄罗斯员工仍在那里工作。
布什尔核电站若遭打击会带来什么后果?
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助理教授 综合应急研究所副所长 张小乐:布什尔核电站是伊朗唯一运行中的核电设施,采用的是俄罗斯VVER1000型压水堆技术。与铀浓缩设施不同的是,核电站在正常运行中会存放着大量高放射性的核材料,包括正在工作中的反应堆的堆芯,新鲜的燃料组件以及乏燃料池中的燃料棒,一旦其遭到攻击,带来的风险将是系统性的、多层级的以及跨国界的。
若堆芯熔毁 放射性颗粒物释放致广泛污染
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助理教授 综合应急研究所副所长 张小乐:首先是堆芯熔毁的风险。与铀浓缩设施不同,核电站反应堆内部,存在着链式反应,如果攻击破坏了反应堆本体或者是其冷却系统,极有可能导致堆芯过热,甚至是堆芯熔毁。虽然不会发生核爆炸,但会导致大量放射性颗粒物的释放。这些物质会通过大气扩散、干沉降、湿沉降的方式回到地面、土壤、水体中,形成广泛的污染。在严重情况下,污染影响的范围可能是数十甚至上百公里,位于下风向的人口密集区域,将面临严重的健康威胁和疏散危机。
乏燃料池释放风险:构成长期健康危害
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助理教授 综合应急研究所副所长 张小乐:第二方面是乏燃料池的释放风险。布什尔核电站存放着数十吨的高放射性的乏燃料,其贮水池的结构受损或者是冷却系统遭到破坏,将有可能发生火灾或者是沸腾干涸的现象,引发更大范围的放射性尘埃释放。与堆芯熔毁相比,这种释放危害可能更大,更难于控制,持续的时间也有可能更长,污染的放射性颗颗粒物也更容易被吸入到呼吸道系统中,构成长期的健康危害。
或对生态和海洋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助理教授 综合应急研究所副所长 张小乐:第三方面可能是对生态和海洋系统的严重影响。由于布什尔核电站靠近波斯湾,放射性的物质极有可能进入到海洋环境中,将严重危害渔业生态系统、水资源的安全以及海上交通环境。这不仅对伊朗构成了一个持久性的生态打击,也将波及包括科威特、巴林、卡塔尔、沙特在内的多个沿海国家,这一风险必须高度警惕。
中新网海口5月13日电(记者 王子谦)在海南,公众参加碳普惠获得的回馈权益——碳积分,可用于兑换普惠商品或服务。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张静13日在海口表示,海南多措并举建设碳普惠体系,促进生态产品价...
专题:四大证券报精华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3月27日(星期四),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从“世界工厂”到“创新实验室”——在华...
近日,“潘婷3分钟奇迹”护发素因商标问题登上热搜,引发公众对品牌“商标擦边”现象的广泛关注。 《BUG》栏目在走访时发现,类似“商标耍心机”的营销手段在日化、食品等行业屡见不鲜。 例如“汰渍全效360...
财联社6月16日讯(编辑 马兰)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个月表示,计划安排政府控股的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公司重新上市。这一决定可能将给政府带来巨额收益,但华尔街却对相关计划感到十分困惑。 房利美和房地美作为美国...
专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于3月28日至3月3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出席并演讲。 在汽车变革的上半场——电动化当中,我国早有...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近日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以促进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公告发布后,多家企业、金融机构迅速响应,推动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亮相。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数据,自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