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上交所ETF市场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合计达30032.9亿元,较年初增长11.1%。上月,我国境内ETF市场总规模突破4万亿元,距去年9月突破3万亿元仅用时半年有余。当前,境内ETF市场快速发展、生态持续完善,规模在亚太地区居首,总市值为4.17万亿元,股票ETF规模为3.54万亿元,其中沪市ETF占比超七成。
自20世纪90年代推出以来,ETF以高效透明、费用低廉、风险分散等优势在全球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近十年来,全球ETF呈现持续资金净流入状态,规模大幅增长。截至2024年底,全球挂牌交易的ETF总规模超15万亿美元。我国境内第一只ETF(上证50ETF)于2004年成立并在上交所上市。二十年来,上交所持续丰富ETF产品布局、完善机制生态。在全球指数化投资浪潮与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同步推进中,沪市ETF展现出强劲的资产配置吸引力,资金集聚效应尤为显著,是境内市场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目前,沪市ETF已形成涵盖股票、债券、商品、跨境资产等在内的多元化产品体系,数量超680只,成交额、规模分别位居亚洲第一和第二。
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高度重视。随着新“国九条”、“科创板八条”等部署稳步实施,《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措施稳步落地,政策效应日益显现,市场生态持续改善,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已成为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及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4年,境内两市ETF资金净流入约1.2万亿元,其中沪市ETF净流入8400亿元;今年以来,两市ETF资金净流入约2500亿元,其中沪市ETF净流入近1800亿元。目前,沪市规模千亿元以上ETF有5只,境内占比83%;百亿元以上ETF共53只,境内占比69%。同时,ETF也成为外资布局中国资产的重要通道,更多国际资金以指数化方式投资中国,境外跟踪上证、中证指数的产品规模达到1500亿元。
沪市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背后,既是“三投资”理念得到更广泛认可的体现,也是指数化投资有效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和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势的实证。当前,保险、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在持续提升配置力度,推动沪市ETF市场形成“长钱长投”良性新生态。未来,随着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不断深化,期待沪市ETF产品体系不断完善和行业生态不断优化,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花花编辑
2025年7月,长沙市刘先生向潇湘晨报晨意帮忙记者反馈称,他在长沙联东U谷的湖南丰旭线缆有限公司购买了一批2*2.5㎜2及2*1.5㎜2的电缆,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他要求公司寄去一部分电缆至陕西协成测...
软银集团通过出售美国 T-Mobile 公司(TMUS)股份筹资约 48 亿美元,此举将为这家日本企业宏大的人工智能计划提供资金支持。 彭博看到的交易最终条款显示,这家总部位于东京的科技集团以每股 2...
专题: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潘功胜、李云泽、吴清重磅发声 今日(9月2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央行行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初中学习阶段,考点书籍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资料。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考点书籍: 1. 《黄冈小状元》系列 《黄冈小状元》系列是一套针对初中各学科的复习资料,内容全面,涵盖了...
今年以来,多家港股上市公司发行“零息”可转债吸引了市场的关注。 继中国平安今年6月完成117.65亿港元零息可转债发行后,中国太保近日宣布,完成155.56亿港元零息可转债发行,创下“历史上最大规模的...
会议现场 全力推动实现大中小各类企业融通发展 徐金宝在致辞时指出,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正在通过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重塑传统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