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亮眼。与此同时,中外机构巨头密集抢筹港股,不仅在一级市场积极认购港股IPO项目,更在二级市场大举买入高股息股、AI股等。
欧美资金重仓港股资产
一级市场上,外资机构积极参与港股IPO认购。参与港股IPO的外资主体不仅包括主权基金和对冲基金,还包括家族办公室、产业资本及国际投行附属机构。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基石投资者贡献了港股四成以上的IPO募资额,其中三分之二来自外国投资者,凸显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配置需求显著回升。
二级市场上,外资机构巨头也大举买入。港交所数据显示,欧美基金年内多次出手增持港股。例如,继众安在线7月份完成39亿港元配售后,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继续增持,对该公司的持股比例提升至5.07%。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7月22日大手笔增持中金公司港股126.24万股,持股比例升至5.01%。
究其原因,全球资本再平衡下,中国优质资产愈发成为外资的选择。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表示,今年以来,欧美大型投资者担心美股估值太高以及美元持续走弱,分散投资的需求愈来愈大,中资股流动性高、存在高增长空间,由此吸引欧美资金重仓。
威灵顿投资管理宏观策略师郁嘉言认为,中国的产业转型带来了机遇,投资者对正在崛起的创新型企业秉持开放包容态度,尤其是在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主导地位或显著进步的企业。
南向资金结构优化
除了外资机构,中资机构也在抢筹港股资产。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收盘,年内南向资金净流入累计为9588.81亿港元,已超过去年全年。
刘劲津表示,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结构持续优化,目前更多买盘来自基金等中长线投资者,其对高分红、高回购等高股东回报的蓝筹股兴趣较高。
内地险资频频加仓H股便是力证。数据显示,8月份以来,已有平安保险、民生人寿、弘康人寿分别举牌邮储银行、浙商银行和郑州银行的H股。广发证券研报认为,今年以来险资加大对H股投资,保险资金通过港股通持有H股满12个月,该部分的分红免征企业所得税,即与A股一样可以分红免税,AH溢价率也有望进一步下降。
从南向资金流入节奏来看,年初南向资金日均净流入高达70亿港元至80亿港元,至年中稍减慢,7月份和8月份回升至60亿港元以上。刘劲津表示,港股市场对内地长线基金极具吸引力,从中长期来看,预计南向资金净流入速度不会放缓。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认为,今年上半年通过沪深港通南向投资的成交额占港股总成交额的23%,而2024年为18%,2020年仅为9%。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即银行等双重上市公司提供了更高的股息收益率、部分中国互联网股票在港股上市但未在A股上市、更多头部A股公司选择到香港二次上市。
本文为您详细解析初中中考历史重点考点资料,帮助您高效备战中考,掌握关键知识点,提升历史成绩。 一、中国古代史重点考点 初中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部分,主要考查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
财联社5月22日讯(编辑 卞纯)继此前一天有报道称,以色列可能正准备打击伊朗核设施后,周三有关该潜在打击的更多细节被曝光。 据媒体援引两名了解谈判情况的以色列消息人士报道称,以色列正在为“若美伊谈判破...
在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系列政策作用下,制造业市场价格水平继续改善。 数据显示,8月,原材料价格加快上升,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较7月上升1.8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明显上升,且连续2个...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期,关于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变动引发市场调仓的传言喧嚣尘上。记者采访多家基金公司及多位业内人士获知,该传言不实,存在较多的漏...
杭州余杭区政府今天(7月19日)就仁和街道及良渚街道部分区域出现自来水气味异常发布情况通报: 7月16日8时,仁和水厂发现水质嗅味指标异常,经采样分析确认后随即启动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切换水源,供水...
随着移动支付的不断发展,微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微信支付的一项新功能,微信分付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微信分付的诞生,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消费方式,类似于信用卡的分期付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