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迫于社会各界领袖和前员工施加的压力,于周一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宣布,即便公司重组为公益企业,其非营利机构仍将保留对公司的控制权。
这家由微软投资支持的公司,在最近一轮由软银牵头的融资中估值高达3000亿美元。OpenAI表示,这一决定是在与加利福尼亚州和特拉华州的总检察长讨论后做出的。
OpenAI董事会主席布雷特·泰勒在采访中称:“按照我们设想的架构,非营利机构将继续掌控OpenAI。我们会把作为非营利机构子公司的有限责任公司转变为公益企业(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 PBC)。这样一来,公司的股权结构将发生变化,员工、投资者和非营利机构都能持有这家公益企业的股权。”
泰勒透露,OpenAI已委托外部财务顾问就资本重组提供咨询。虽然非营利机构将持有公司多数股权,但他拒绝透露具体比例。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在通话中表示:“非营利机构和公益企业将保持相同的使命,对此我感到非常高兴。”他还称,董事会和利益相关方都认同这一决定。
目前,OpenAI正深陷与埃隆·马斯克的激烈法律纠纷之中。马斯克于2015年共同创立OpenAI,当时它还是一家非营利性研究实验室。如今,马斯克经营着自己的初创公司xAI,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参与竞争,他试图阻止OpenAI转型为营利性公司。
在周一的通话中,奥尔特曼被问及这场纠纷。他回应道:“我们一心专注于自身使命,以及如何实现这一使命。我们的使命从未改变。”
在奥尔特曼的领导下,OpenAI近年来一直在推进产品商业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2022年末推出后迅速走红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目前,该公司仍由一家非营利性母公司监管。由于马斯克的阻挠,OpenAI在重组为营利性公司的目标上遭遇了巨大阻碍。今年2月,马斯克牵头的团队出价974亿美元收购OpenAI,但这一提议很快被拒绝。
OpenAI的混合架构中包括2019年成立的一家利润上限有限合伙企业。最初的非营利机构是控股股东,如果OpenAI重组成功,这家非营利机构本会分拆为独立实体。如今重组计划生变,OpenAI的投资者将获得可转换债券,未来可转换为股权。
上个月,一群OpenAI前员工、诺贝尔奖得主、法学教授以及民间社会组织联名致信加利福尼亚州和特拉华州总检察长,出于安全考虑,要求他们叫停这家初创公司的重组计划。
这封信同时也递交给了OpenAI董事会。信中指出,重组为营利性实体将“违背OpenAI的慈善宗旨”,“取消非营利机构的控制权,并消除关键的治理保障措施” 。
OpenAI前政策与伦理顾问、联名信发起组织“不为私利”(Not For Private Gain)的负责人佩奇·赫德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尽管OpenAI愿意听取各方关切是积极的一步,但“关键问题依然存在”。其中之一是OpenAI的商业目标是否“在法律层面仍从属于其慈善使命”,另一个问题则是“OpenAI开发的技术将归谁所有?”
泰勒在与记者的通话中介绍,OpenAI目前的架构包含非营利性董事会及其子公司,其中非营利性董事会才是唯一的管理机构。他还分享了重组后董事会构成的一些“技术细节”。
未来,公益企业将设立独立董事会,但董事将由非营利机构任命。泰勒称:“在重组后的第一天,我们计划让两个董事会的成员完全相同。”
泰勒强调:“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使命始终是第一位的,因为非营利性董事会的受托责任完全围绕这一使命展开。”他表示,这也是近期多方讨论后收到的“主要反馈之一”。
在周一博客文章附带的一封致员工信中,奥尔特曼写道,OpenAI仍致力于确保通用人工智能(AGI)——这种能匹敌甚至超越人类智能的技术——“造福全人类”。但他也提到,自九年前共同创立这家实验室以来,情况已发生巨大变化。
奥尔特曼写道:“创立OpenAI时,我们并不清楚该如何实现使命。我们无法想象人工智能在医疗建议、学习、提高生产力等领域能带来的直接益处,也想不到训练模型和服务用户需要投入数千亿美元的算力资源。”
奥尔特曼还表示,为了“让全人类都能广泛使用我们的服务”,OpenAI未来可能仍需筹集数万亿美元的资金。
花花编辑
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上午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一行一局一会”重磅发声,多项重磅政策同时推出,进一步支持经济稳增长。 &ems...
热点栏目 客户端 财联社4月21日讯(编辑 潇湘)周一(4月21日)亚洲时段的全球市场上,连创历史新高的黄金和一路阴跌不止的美元——突然成为了两道最为吸引人眼球的行情“风景线”…… 行情数据显示,I...
伊朗对位于卡塔尔的乌代德美国空军基地发射多枚导弹,实施所谓“相称且果断的”打击报复美军对其核设施的空袭。随后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燃起了缓和冲突的希望,称对方力度“非常弱”,还感谢德黑兰方面提前加以通报。...
专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于3月28日至3月30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夯实电动化 推进智能化 实现高质量发展”。立中集团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熊守美...
一是政策和产业趋势上行的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通信(算力)、机械设备(机器人)、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传媒(游戏)、计算机(AI应用)等行业; 二是基本面可能边际改善和补涨的电新(固态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