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不少学生希望通过兼职丰富经历、赚取零花钱,却不料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目标。记者从北京市反诈中心获悉,近期已发现多名未成年学生被诱骗发送电诈引流短信,涉及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最小仅11岁,最大17岁,且此类案件呈蔓延趋势,需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警惕。
“轻松赚钱”背后藏陷阱

学生误成诈骗“传声筒”
14岁的中学生小雨(化名)便是其中一例。假期里,他在QQ上被一名陌生人加好友,对方称急招线上客服助理,工作内容仅是群发短信,“发一条1元,熟练后日结150元,当天到账”。高额回报让小雨心动,随即按照对方提供的视频教程,用自己和父母的手机号,向指定号码群发“你的物件已经到一个半小时了,打你电话一直不通。回电话……”的短信。
发送几十条后,小雨越想越不安,意识到可能涉及骗局,才紧急停止。然而,像小雨这样的并非个例,更多学生因涉世未深,在“轻松赚钱”的诱惑下,不知不觉沦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骗子套路翻新
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反诈民警介绍,骗子通常利用QQ、微信等社交平台发布兼职信息,或潜伏在各类兼职群中物色目标,以“低门槛、高回报”为诱饵,诱骗学生群发诈骗短信。这些短信多以“快递到件”“订单异常”等为由,引导收件人回拨诈骗电话,进而实施精准诈骗。
警方强调,学生参与此类“兼职”,不仅可能导致个人电话卡被限制使用或注册,更严重的是已涉嫌违法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个人电话卡、银行账号实行实名制管理,滥用这些工具协助诈骗,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从受害者到帮凶往往仅一步之遥。
多方联动筑防线
共护学生暑期安全
针对暑期学生兼职诈骗高发态势,北京警方反诈部门发出紧急提醒:
学生群体要提高警惕,凡是声称“轻松赚钱”“高额回报”,却要求发送不明短信、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银行账号的“兼职”,均为诈骗,务必坚决抵制。遇可疑信息时,应第一时间与家长、老师沟通,或向学校、警方核实;如发现被利用或遭遇诈骗,立即拨打110报警。广大市民收到含“快递回拨电话”等类似短信时,切勿轻易回拨,可通过快递官方渠道核实信息,避免财产损失;发现疑似诈骗行为,及时向警方举报。
暑假安全无小事,家庭、学校需加强对学生的反诈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法治观,共同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防火墙”。
近日,进出口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王春英赴上海调研。期间,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望明举行会谈;与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法兴银行)首席执行官何昕座...
71岁的董明珠,格力电器的“铁娘子”,最近又掀起舆论风暴。 4月22日,格力2025年股东大会,董明珠连任董事长,开启第五个三年任期。 对了,还是超100%的得票率。 志得意满就容易多说话。董大姐顺便...
针对初中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家长如何给予恰当的评价和建议,以下是一些建议和评语供参考。 一、关注孩子的整体表现 在评价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时,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整体表现,而不仅仅是分数。以下是一些建...
10月11日,云南城投(600239.SH)召开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在业绩会上,...